买房面积是包括公摊面积的。
概念解释
建筑面积:这是购房者买房时所依据的面积数据。它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从构成上来说,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公摊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是指商品房套内各部分建筑面积的总和。主要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例如,套内使用面积就是购房者实际能够使用的空间面积,像卧室、客厅、厨房等房间内部的净面积;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所占的面积。
公摊建筑面积:是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这些公用部分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还有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例如,在一个高层住宅小区,电梯间和楼梯间是所有住户共同使用的部分,这部分面积就需要分摊到每户人家的建筑面积中。
计算方式及比例范围
计算方式:公摊系数 = 公摊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之和。通过这个系数,可以计算出整栋楼的公摊情况。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1 + 公摊系数)。
比例范围:不同类型的建筑,公摊面积比例会有所不同。多层住宅(一般为 6 层及以下)的公摊系数通常在 10% - 15% 左右。这是因为多层住宅没有电梯等大型公用设施,所以公摊部分相对较少。高层住宅(一般为 12 层及以上)的公摊系数可能在 20% - 30% 左右。这是由于高层住宅需要配备电梯、较大的楼梯间、强弱电井等设施,这些公用部分的面积较大,需要分摊到每户的面积也就相应增多。例如,一套高层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为 80 平方米,公摊系数为 25%,那么它的建筑面积就是 80×(1 + 25%) =100 平方米。
对购房者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影响:
购房成本:因为买房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价格的,所以公摊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如果公摊面积过大,购房者虽然房产证上的面积较大,但实际使用面积相对较小,花同样的钱,实际得到的使用空间就少了。
物业费等后续费用:物业费、取暖费等费用通常也是按照建筑面积收取的。较大的公摊面积意味着购房者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例如,同样的物业费单价,一套包含大面积公摊的房子每年要比公摊面积小的房子多支付不少费用。
注意事项:
合同约定: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公摊面积的条款,包括公摊面积的构成、计算方式、误差处理等内容。要求开发商明确公摊面积的具体范围和分摊原则,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查看图纸和文件: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建筑规划设计图、房屋面积测绘报告等文件,通过这些资料来了解房屋公摊面积的实际情况。例如,从规划设计图中可以看到电梯、楼梯等公用设施的布局和面积大小,从而对可能的公摊面积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如何判断住宅朝向?高层住宅哪个朝向好?
买房
购房落户需要什么手续?
买房
电梯楼和步梯楼哪个好?电梯楼怎么选楼层?
买房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