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房改政策是什么意思?

我爱我家

二次房改政策是指在 1998 年第一次房改之后,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对住房制度进行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旨在解决高房价下部分人群买不起房等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以下是其具体介绍:

背景

房价高企:第一次房改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房价不断上涨,许多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购房压力,购房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住房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存在不足和制度缺陷,难以满足大量中低收入群体以及新市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的住房需求,住房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市场结构失衡:房地产市场以商品房为主,住房供应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住房供应模式.

主要内容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三种住房制度, 包括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针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以及针对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体制,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

创新供地方式:相应地采取三类供地方式,即政府划拨方式供地、“四定两竞” 招标用地和商品房的 “招拍挂” 方式供地,为不同类型的住房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其中公共住房实行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 5% 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的 “四定两竞” 方式,以降低成本、控制房价.

多主体参与:鼓励政府、民间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建筑开发商三支队伍共同参与住房建设,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增加住房供给量,提高住房建设质量和效率.

推进租售同权:使租房者能够享受与购房者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如教育、医疗等,提高租房的吸引力和稳定性,缓解购房压力,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共有产权房制度: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与政府按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降低购房门槛,政府也可通过此方式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购房资格及贷款政策调整:如北大教授徐远提出的方案,购房资格面向所有无房人口,以就业地缴纳社保为唯一标准,不歧视无户籍、无学位人口;购房贷款遵守商业可持续原则,首付不低于 20%,贷款利率可以适当优惠,降低购房成本,提高购房的可及性.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学校、医院、商业等配套设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可得性,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免责声明:本内容目的仅在于分享与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指导或建议,我爱我家网亦不对依赖相关内容所做出的决策或行动承担任何责任,鉴于房地产相关政策或措施的适用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区域性,请依据当地现行政策酌情参考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