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我爱我家

公摊面积的基本概念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它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计算方法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 × 套内建筑面积。

首先要计算公摊系数,其公式为:公摊系数 = 总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套内建筑面积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例如,一栋楼的总建筑面积是 10000 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是 8000 平方米,总公摊面积就是 10000 - 8000 = 2000 平方米。那么公摊系数 = 2000/8000 = 0.25。如果某一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 100 平方米,那么该房屋的公摊面积 = 0.25×100 = 25 平方米。

不同建筑类型的公摊系数参考范围多层住宅(7 层以下):一般公摊系数在 7% - 12%。这是因为多层住宅没有电梯等大型公摊设施,主要的公摊部分是楼梯间、过道等,所以公摊相对较小。例如,一套多层住宅套内面积为 80 平方米,按照 10% 的公摊系数计算,公摊面积约为 8 平方米。

小高层住宅(7 - 11 层):公摊系数通常在 10% - 16%。小高层住宅一般会配备电梯,增加了电梯井等公摊部分,所以公摊系数比多层住宅要高一些。比如,一套套内面积为 90 平方米的小高层住宅,若公摊系数为 14%,则公摊面积为 90×0.14 = 12.6 平方米。

高层住宅(12 层以上):公摊系数大概在 14% - 24%。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更为复杂,除了电梯井外,还可能有消防通道、设备机房等较多的公用设施,导致公摊面积较大。例如,一套套内面积为 100 平方米的高层住宅,若公摊系数为 20%,则其公摊面积为 100×0.2 = 20 平方米。

注意事项在购买房屋时,开发商应该在购房合同中明确标注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和具体数值。购房者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对于不合理的公摊面积计算或者过高的公摊系数,可以向开发商询问清楚或者咨询相关部门。同时,国家对于公摊面积也有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开发商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和分摊,以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内容目的仅在于分享与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指导或建议,我爱我家网亦不对依赖相关内容所做出的决策或行动承担任何责任,鉴于房地产相关政策或措施的适用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区域性,请依据当地现行政策酌情参考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