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行发声后,注意中消协提醒的买房5大坑

我爱我家

1636357507717280.jpg


最近,从国家层面对购房者的示好信息越来越多,央行发声表态房地产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刚需购房者在房贷利率、首付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后,可以看到,各地已经动起来了。

 

其实也是这样的逻辑,在频频释放“稳楼市”信号后,就应该开始为真正自住购房者着想了。

 

最直接的是很多城市房贷利率有所下调,而且放款速度也加快了。最重要的是,各地官方也纷纷开始给购房者发出提醒,当心买房时一些避坑的问题,特别是这个时候。

 

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指出,房产交易中关联金融等多个行业,使得商品房交易问题复杂化,经常发生消费纠纷。

 

对此,中消协发表了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意见:

 

首先就是坚持“房住不炒”,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与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不难看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和两维护是央行一直强调的。而且这是对房地产发表任何意见的最基本定调。


1636357535383074.jpg


然后就是房地产企业应当依法诚信经营,保质保量合格交付。这一点在此前也说过,这也是全国各地都在提醒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才能赢得购房者信任。

 

再次,房屋中介机构应当加强管理,有效约束从业人员,切实履行应尽义务

 

最后,消费者购房要注意多看多问,加强自我保护。

 

同时中消协还总结了商品房消费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陷阱,结合他们提到的购房者常踩的坑,我们也帮大家总结一下,让购房者提高警惕,让买房变得更简单。

 

陷阱一:房屋质量,处处是坑,防不胜防

 

在房屋质量方面,结合购房者的诉求,主要包括,房屋质量差,墙体天花板开裂,或者其他地方漏水等情况,还就是精装房变“惊装房”,与承诺或宣传严重不符,有人说因为成本增加,开发商会偷工减料,在我看来,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保证质量是最基本上的要求。

 

购房者买房时如果不懂,一定要找专业的帮忙看看,哪怕问一问,也让你少踩一些坑,因为处处是坑,防不胜防。

 

陷阱二:明降暗涨,变相加价,有苦难吐

 

相信很多购房者经常会遇到,买房时被要求购买装修包、升级包等费用,尤其是在政策收紧或限制价格时,他们都会出此策略,总之就是变相抬高房价。还经常以不买就无法签合同等威胁购房者。诸如“茶水费”就更是常见了。提醒购房者,如果遇到开发商变相涨价,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求助。


1636357551219750.jpg


陷阱三:隐瞒真相,夸大其词,诱导交易

 

在卖房宣传方面就更是乱象丛生了,比如隐瞒房屋性质(公寓房一般40年产权),隐瞒限售房情况(限售期内不能过户)等,严重损害购房者权益。见得最多的就是在宣传中夸大其词、虚假承诺,诱导购房者交易。

 

陷阱四:花式违约,货不对板,拒绝担责

 

签合同能很大程度上保障购房者权益,但现实中开发商经常在合同履行上,欺负弱势群体。比如交付的房屋与样板房、楼书宣传等不一致。比如房屋面积缩水,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再比如延迟交房却拒不承担违约责任等。

 

这对购房者来说经常是欲诉无门,苦不堪言。

 

所以,购房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房地产行业迎来新的时代前,一定会优胜劣汰,经历一个比较大的阵痛。如今,国家对购房者的导向定了,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场不会大起大落,保护购房者权益,调控目的不是不让你买房,而是让购房者买房环境更好,更安心买房,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的房地产市场

 

 

 

来源:诸葛找房

 


免责声明:本内容目的仅在于分享与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指导或建议,我爱我家网亦不对依赖相关内容所做出的决策或行动承担任何责任,鉴于房地产相关政策或措施的适用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区域性,请依据当地现行政策酌情参考相关内容。
3